山东霍尔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全国热线:400-800-5896
公司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金马路1号欧龙科技园
文章来源:霍尔德电子 发布时间:2025-06-27 09:40:24 浏览次数:10次
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后,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量。它分为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,两者之和称为总余氯。游离性余氯主要包括次氯酸(HOCl)和次氯酸根(OCl⁻),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,但容易分解;而化合性余氯则包括一氯胺(NH₂Cl)、二氯胺(NHCl₂)和三氯胺(NCl₃)等,其杀菌能力较弱但持续时间较长。
余氯在水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,主要作用是保持持续的杀菌能力,防止病原体在水输送过程中再增殖。因此,在供水系统中,必须维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水质安全。例如,中国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-2006》规定,出厂水余氯限值为0.4mg/L,管网末梢水中余氯应≥0.05mg/L。此外,余氯还能防止水受到再污染,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,在国内水处理行业中被广泛采用。
然而,余氯的浓度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。过低的余氯无法有效防治病原体,而过高的余氯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,如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,并可能产生致癌物如三氯甲烷。因此,在实际应用中,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加氯量和加氯点,以确保余氯既能够维持持续杀菌作用,又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。
余氯的检测方法有多种,包括邻联钾苯胺比色法、DPD法等。这些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游离性余氯和总余氯,最低检测浓度通常为0.01mg/L。通过这些检测方法,可以及时掌握余氯的变化情况,从而更好地控制水质。
余氯是水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,其合理控制对于保障水质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