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霍尔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全国热线:400-800-5896
公司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金马路1号欧龙科技园
文章来源:霍尔德电子 发布时间:2025-01-17 09:24:32 浏览次数:289次
亚氯酸盐是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之一,此外,以亚氯酸钠作为二氧化氯消毒的原料时,如反应不完全,亚氯酸钠也会进入饮用水中。亚氯酸盐可使红细胞氧化变性为正铁血红蛋白,引起溶血性贫血。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均规定,将亚氯酸盐的含量限制为0.7mg /L。
亚氯酸盐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
消毒剂:随着水源水质问题的日益突出,二氧化氯因其强消毒能力、低毒性副产物等特点,逐渐替代氯成为饮用水处理中的常用消毒剂。二氧化氯在水中反应可能生成亚氯酸盐作为副产物。
优点:相比氯,二氧化氯消毒能力强,且不易产生有毒害作用的消毒副产物,如三卤甲烷、氯代乙酸等。
亚氯酸盐的健康风险
毒性:亚氯酸盐具有一定毒性,长期或过量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。研究表明,亚氯酸盐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和溶血性贫血,并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,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致癌物。
其他影响:亚氯酸盐还可能影响肝功能和免疫反应,导致肝脏产生坏死病变,以及肾和心肌营养不良。
水质亚氯酸盐控制措施
合理投加: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,应科学合理地投加二氧化氯消毒剂,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亚氯酸盐等副产物超标。
工艺优化:通过优化处理工艺,如采用预氧化、深度处理等技术手段,减少亚氯酸盐等副产物的生成。
水源保护: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管理,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进入水源地,从源头上降低亚氯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。
综上所述,生活饮用水中的亚氯酸盐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指标。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消毒剂、优化处理工艺以及加强水源保护等措施,可以有效控制其含量在安全范围内,保障饮用水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