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霍尔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全国热线:400-800-5896
公司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金马路1号欧龙科技园
文章来源:霍尔德电子 发布时间:2025-06-19 09:41:19 浏览次数:9次
大肠菌群、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是与粪便污染密切相关的一组细菌,它们在食品卫生、水质监测和环境健康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。
1.大肠菌群(coliforms)
一群在36℃培养48h可发酵乳糖产酸产气、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。该菌主要来源自人畜粪便,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评价食品的卫生状况,推断食品中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。
2.粪大肠菌群(Fecal colifoms)
也称耐热大肠菌群。指大肠菌群中能在44.5℃生长、发酵乳糖产生气体的一群细菌。与大肠菌群一样,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,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,它不代表某-一个或某一属细菌,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-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,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。
食品卫生学意义: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指标菌,MPN值愈低则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程度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愈低
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针,大肠菌群数量越多则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就越高,但两者之间并不总是呈平行关系。
3.大肠埃希氏菌(Escherichia coli)
分类学概念:肠杆菌科、埃希氏菌属。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普遍存在的细菌,是粪便中的主要菌种。一般生活在人大肠中并不致病,但它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,可引起感染。
4.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
能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,引起食物中毒的大肠埃希氏菌。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(ETEC)-肠胃炎、旅行性腹泻。
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(EPEC)-婴儿腹泻;
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(EHEC)--出血性结肠炎;(O157∶H7;O104∶ H4;O111;O126等)
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(EIEC)—杆菌性痢疾;
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(EAEC)—急慢性腹泻。
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,大肠菌群的范围最广,其次是粪大肠菌群,最后是大肠埃希氏菌。在实际检测中,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意义略差一些,而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意义更大。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发酵法、滤膜法和酶底物法。其中,酶底物法因其操作简便、结果准确,已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中。